ClickHouse Keeper 源码解析
简介:ClickHouse 社区在21.8版本中引入了 ClickHouse Keeper。ClickHouse Keeper 是完全兼容 Zookeeper 协议的分布式协调服务。本文对开源版本 ClickHouse v21.8.10.19-lts 源码进行了解析。作者简介:范振(花名辰繁),阿里云开源大数据-OLAP 方向负责人。
内容框架
背景
架构图
核心流程图梳理
内部代码流程梳理
Nuraft 关键配置排坑
结论
关于我们
Reference
背景
注:以下代码分析版本为开源版本 ClickHouse v21.8.10.19-lts。类图、顺序图未严格按照 UML 规范;为方便表意,函数名、函数参数等未严格按照原版代码。
HouseKeeper Vs Zookeeper
[*]Zookeeper java 开发,有 JVM 痛点,实行服从不如 C++;Znode 数量太多容易出现性能问题,Full GC 比较多。
[*]Zookeeper 运维复杂,必要独立摆设组件,之前出问题比较多。HouseKeeper 摆设形态比较多,可以 standalone 模式和集成模式。
[*]Zookeeper ZXID overflow 问题,HouseKeeper 没有该问题。
[*]HouseKeeper 读写性能均有提升,支持读写线性同等性,关于同等性的级别参见https://xzhu0027.gitbook.io/blog/misc/index/consistency-models-in-distributed-system。
[*]HouseKeeper 代码与 CK 统一,自主闭环可控。未来可扩展能力强,可以基于此做 MetaServer 的设计开发。主流的的 MetaServer 基本都是 Raft+rocksDB 的组合,可以借助该 codebase 进行开发。
Zookeeper Client
[*]Zookeeper Client 完全不必要修改,HouseKeeper 完全适配 Zookeeper 的协议。
[*]Zookeeper Client 由 CK 本身开发,放弃使用 libZookeeper(是一个bad smell代码库),CK 本身从 TCP 层进行封装遵循 Zookeeper Protocol。
架构图
[*]3种摆设模式,保举第一种 standalone 方式,可以选择小机型 SSD 磁盘,最大水平发挥 Keeper 的性能。
https://p26.toutiaoimg.com/large/tos-cn-i-qvj2lq49k0/b7fa763b73cc459a851ed7271315155f
https://p26.toutiaoimg.com/large/tos-cn-i-qvj2lq49k0/a1627fa1e20b4623bb6a75a06b9363b3
https://p26.toutiaoimg.com/large/tos-cn-i-qvj2lq49k0/e3fb25c00b74494697a7e61f7e0b1cf7
核心流程图梳理
类图关系
https://p5.toutiaoimg.com/large/tos-cn-i-qvj2lq49k0/ed2d93eba72949c1a6a0091038b49eb7
[*]入口 main 函数,紧张做2件事:
[*]初始化 Poco::Net::TCPServer,定义处理惩罚请求的 KeeperTCPHandler。
[*]实例化 keeper_storage_dispatcher,并且调用 KeeperStorageDispatcher->initialize()。该函数紧张作用是以下几个:
[*]实例化类图中的几个 Threads,以及相关的 ThreadSafeQueue,包管不同线程间同步数据。
[*]实例化 KeeperServer 对象,该对象是核心数据结构,是整个 Raft 的最紧张部分。KeeperServer 紧张由 state_machine,state_manager,raft_instance,log_store(间接)组合成,他们分别继承了 nuraft 库中的父类。一般来说,所有 raft based 应用均应该实现这几个类。
[*]调用 KeeperServer::startup(),紧张是初始化 state_machine,state_manager。启动过程中会调用 state_machine->init(), state_manager->loadLogStore(...),分别进行 snapshot 和 log 的加载。从最新的 raft snapshot 中规复到最新提交的 latest_log_index,并形成内存数据结构(最关键是 Container 数据结构,即KeeperStorage::SnapshotableHashTable),然后再继续加载 raft log 文件中的每一条记录至 logs (即数据结构 std::unordered_map),这两个粗体的唯二的数据结构,是整个 HouseKeeper 的核心,也是内存大户,后边会提及。
[*]KeeperTCPHandler 主循环是读取 socket 请求,将请求 dispatcher->putRequest(req) 交给 requests_queue,然后通过 responses.tryPop(res) 从中读到 response,终极写 socket 将 response 返回给客户端。紧张经历以下几个步骤:
[*]确认整个集群是否有 leader,假如有,sendHandshake。注意:HouseKeeper利用了 naraft 的 auto_forwarding 选项,所以假如接受请求的黑白 leader,会承担 proxy 的作用,将请求 forward 到 leader,读写请求都会经过 proxy。
[*]获得请求的 session_id。新来的 connection 获取 session_id 的过程是服务端 keeper_dispatcher->internal_session_id_counter 自增的过程。
[*]keeper_dispatcher->registerSession(session_id,response_callback),将对应的 session_id 和回调函数绑定。
[*]将请求 keeper_dispatcher->putRequest(req) 交给 requests_queue。
[*]通过循环 responses.tryPop(res) 从中读到 response,终极写 socket 将 response 返回给客户端。
处理惩罚请求的线程模型
https://p26.toutiaoimg.com/large/tos-cn-i-qvj2lq49k0/55ada322a38c4fd783489bbbb0563453
[*]从 TCPHandler 线程开始经历顺序图中的不同线程调用,完玉成链路的请求处理惩罚。
[*]读请求直接由 requests_thread 调用 state_machine->processReadRequest 处理惩罚,在该函数中,调用 storage->processRequest(...) 接口。
[*]写请求通过 raft_instance->append_entries(entries) 这个 nuraft 库的 User API 进行 log 写入。达成 consensus 之后,通过 nuraft 库内部线程调用 commit 接口,实行 storage->processRequest(...) 接口。
[*]Nuraft 库的 normal log replication 处理惩罚流程如下图:
https://p9.toutiaoimg.com/large/tos-cn-i-qvj2lq49k0/0ffe95aba45449c2ac0e0a0a98bc588d
[*]Nuraft 库内部维护两个核心线程(或线程池),分别是:
[*]raft_server::append_entries_in_bg,leader 角色负责查看 log_store 中是否有新的 entries,对 follower 进行 replication。
[*]raft_server::commit_in_bg,所有角色(role,follower)查看本身的状态机 sm_commit_index 是否落后于 leader 的 leader_commit_index,假如是,则 apply_entries 到状态机中。
内部代码流程梳理
总体上nuraft实现了一个编程框架,必要对类图中标红的几个class进行实现。
LogStore与Snapshot
LogStore 负责持久化 logs,继承自 nuraft::log_store,这一系列接口中比较紧张的是:
[*]写:包罗顺序写 KeeperLogStore::append(entry),覆盖写(截断写) KeeperLogStore::write_at(index, entry),批量写 KeeperLogStore::apply_pack(index, pack)等。
[*]读:last_entry(),entry_at(index) 等。
[*]合并后清理:KeeperLogStore::compact(last_log_index),紧张会在 snapshot 之后进行调用。当 KeeperStateMachine::create_snapshot(last_log_idx) 调用时,当所有的 snapshot 将数据序列化到磁盘后,会调用 log_store_->compact(compact_upto),其中 compact_upto = new_snp->get_last_log_idx() - params->reserved_log_items_。这是一个小坑, compact 的 compact_upto index 不是已经做过 snapshot 的最新 index,必要有一部分的保留,对应的配置是 reserved_log_items。
[*]ChangeLog 是 LogStore 的 pimpl,提供了所有的 LogStore/nuraft::log_store 的接口。ChangeLog 紧张是由 current_wirter(log file writer)和 logs(内存std::unordered_map数据结构)组成。
[*]每插入一条 log,会将 log 序列化到 file buffer 中,并且插入到内存 logs 中。所以可以确定,在未做 snapshot 之前,logs 占用内存会一直增加。
[*]当做完 snaphost 之后,会把已经序列化磁盘中的 compact_upto 的 index 从内存 logs 中 erase 掉。所以,我们必要 trade off 两个配置项 snapshot_distance 和 reserved_log_items。现在两个配置项缺省值都是10w条,容易大量占用内存,保举值是:
[*]10000
[*]5000
[*]KeeperSnapshotManager 提供了一系列 ser/deser 的接口:
[*]KeeperStorageSnapshot 紧张是提供了 KeeperStorage 和 file buffer 互相 ser/deser 的操作。
[*]初始化时,直接通过 Snapshot 文件进行 deser 操作,规复到文件指示的 index(如 snapshot_200000.bin,指示的 index 为200000)所对应的 KeeperStorage 数据结构。
[*]KeeperStateMachine::create_snapshot 时,根据提供的 snapshot 元数据(index,term等),实行 ser 操作,将 KeeperStorage 数据结构序列化到磁盘。
[*]Nuraft 库中提供的 snapshot transmission:当新加入的 follower 节点或者 follower 节点的日志落后很多(已经落后于最新一次 log compaction upto_index),leader 会主动发起 InstallSnapshot 流程,如下图:
https://p6.toutiaoimg.com/large/tos-cn-i-qvj2lq49k0/d3e1c6fa32a9419daa3e2f39c3586f42
[*]Nuraft 库针对 InstallSnapshot 流程提供了几个接口。KeeperStateMachine 对此进行了简单的实现:
[*]read_logical_snp_obj(...),leader 直接将内存中最新的快照 latest_snapshot_buf 发送。
[*]save_logical_snp_obj(...),follower 接收并序列化落盘,更新自身的 latest_snapshot_buf。
[*]apply_snapshot(...),将最新的快照 latest_snapshot_buf,天生最新版本的 storage。
KeeperStorage
这个类用来模拟与 Zookeeper 对等的功能。
[*]最核心的数据结构是 Zookeeper 的 Znode 存储:
[*]using Container = SnapshotableHashTable,由 std::unordered_map 和 std::list 组合来实现一种无锁数据结构。key 为 Zookeeper path,value 为 Zookeeper Znode(包罗存储 Znode 的 stat 元数据),Node 定义为:
struct Node { String data; uint64_t acl_id = 0; /// 0 -- no ACL by default bool is_sequental = false; Coordination::Stat stat{}; int32_t seq_num = 0; ChildrenSet children{}; };
[*]SnapshotableHashTable 结构中的 map 总是生存最新的数据结构,用来满足读需求。list 提供两段数据结构,保障新插入的数据不影响正在做 snapshot 的数据。实现很简单,具体见:https://github.com/ClickHouse/ClickHouse/blob/v21.8.12.29-lts/src/Coordination/SnapshotableHashTable.h
[*]提供了 ephemerals,sessions_and_watchers,session_and_timeout,acl_map,watches 等数据结构,实现都很简单,就不逐一介绍了。
[*]所有的 Request 都实现自 KeeperStorageRequest 父类,包罗下图的所有子类,每一个 Request 实现了纯虚函数,用来对 KeeperStorage 的内存数据结构进行操作。
virtual std::pair process(KeeperStorage & storage, int64_t zxid, int64_t session_id) const = 0;https://p6.toutiaoimg.com/large/tos-cn-i-qvj2lq49k0/bcd6ad895e524d49a91d0871e595e5a6
Nuraft 关键配置排坑
[*]阿里云 EMR ECS 机器对应的操作系统版本比较老(新版本已经解决),对于 ipv6 支持不好,server 启动不了。workaround 方法是先将 nuraft 库 hard coding 的 tcp port 改成 ipv4。
[*]做5轮 zookeeper 压测,发现内存一直上涨,现象接近内存泄露。结论是:不是内存泄露,必要调解参数,使 logs 内存数据结构不占用过多内存。
[*]每一轮先创建500w个 Znode,每个 Znode 数据是256,再删除500w Znode。具体过程是:利用 ZookeeperClient 的 multi 模式,每一轮发起5000次请求,每个请求 transaction 创建1000个 Znode,达到500w个 Znode 后,再发起5000次请求,每个请求删除1000个 Znode,这样包管每一轮所有的 Znode 全部删除。这样即每一轮插入10000条 logEntry。
[*]过程中发现每一轮内存都会上涨,经过5轮之后内存上涨到20G以上,怀疑是内存泄露。
[*]加入代码 profile 打印 showStatus 之后,发现每一轮 ChangeLog::logs 数据结构一直增长,而 KeeperStorage::Container 数据结构会随着 Znode 数量而周期变化,终极回归0。结论是:由于 snapshot_distance 默认配置是10w条,所以,一直没有发生 create_snapshot,也即没有发生 compact logs,ChangeLog::logs 内存占用会越来越多。所以建议配置为:
[*]10000
[*]5000
[*]通过配置 auto_forwarding,可以让 leader 把请求转发给 follower,对 ZookeeperClient 是透明实现。但是这个配置 nuraft 不保举,后续版本应该会改善该做法。
结论
[*]去掉 Zookeeper 依赖会让 ClickHouse 不再依赖外部组件,无论从稳定性和性能都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为渐渐走向云原生化提供了前提。
[*]基于该 codebase,后续将会逐步衍生出基于 Raft 的 MetaServer,为支持存算分离、支持分布式 Join 的 MPP 架构等方向提供了前提。
关于我们
计算平台开源大数据团队致力于开源引擎的内核研发工作,OLAP 方向包罗 ClickHouse,Starrocks,Trino(PrestoDB) 等。
原文链接:301 Moved Permanently
本文为阿里云原创内容,未经答应不得转载。 老师,有没有视频呢,想学一下click的源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