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兰琳宗
王晓光“茅台往下水道倒也倒不尽”,赖小民“两亿赃款堆于家”,秦光荣建1600平方米的“秦家大院”……电视专题片《国家监察》披露的案件细节,令人瞠目结舌,引发社会热议。不过,作为“年度反腐大片”,里面可不是仅有“奇葩”案情。片中针对案件暴露出的问题进行以案促改、推动建章立制等相关内容,更值得关注和深思。
专题片介绍,针对王晓光案发现的“茅台乱象”,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牵头,在全国深入开展利用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专项治理。贵州部署专项整治,查处以茅台酒谋取私利等问题167起、处理180人。针对赖小民案中暴露出的华融公司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纪检部门难以履职、监督严重缺失的状况,向15家中管金融企业派驻纪检监察组,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直接领导,大大增强监督的权威性独立性。改革前几年,15家金融企业移送司法的案件总共只有10起,而改革不到一年,已经移送近20起。针对挪用扶贫款88万的女乡长冯莹盈案,四川在全省21个地市州开展清卡行动,督促相关部门将所有扶贫补贴用一张社保卡统一发放,推动建立大数据平台,让扶贫资金数据在阳光下运行。几乎每一个案件,专题片在揭露案情的同时,都进行了深刻剖析,反思导致腐败问题的根源所在,并介绍了以案促改的具体措施。
代价不能白付,覆辙不能重蹈。要从案件中发现管理漏洞,推动相关党组织不断完善制度,形成靠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这也是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初心所在,即把增强对公权力和公职人员的监督全覆盖、有效性作为着力点。如果不强化监督,只办案,案子永远办不完。从案件中找到和发现以往监督的薄弱点,对症下药,补齐短板,严格日常监督,才能不断增强监督的针对性有效性,防止一般违纪违法发展成严重违纪违法甚至违法犯罪,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
在专题片《国家监察》中,无论是在中管高校进行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明确学校纪委接受学校党委和党组织关系所在地地方纪委双重领导,还是贵州省监委设立驻茅台集团监察专员办公室,无锡市纪委向市属公立医院直接委派纪委书记、建议建设阳光采购平台等,都反映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改进和强化监督作为以案促改的重要任务,以监督的强化落实抓早抓小、源头治理,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防止“奇葩”案情再次重演。
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仅是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也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通过查办案件,促进监督机制改革和制度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教育,正是一体推进“三不”的重要举措。专题片《国家监察》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展示出一案一总结、扎实做好“后半篇文章”的丰富实践成果,也昭示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继续深化以案促改、推进标本兼治的坚定决心。 |